4月25日,“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榜样力量”2025青少年弘扬雷锋精神表彰仪式在北京举行。会上对高校雷锋精神高校示范教育基地进行了表彰,现场公布了6个单位为“雷锋精神高校示范教育基地”,我校名列其中。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学雷锋活动作为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高育人工作质量的内驱动能,建立“一三四”学雷锋模式,即以培养“卓小青”为目标,坚持三个课堂协同,打造身边榜样为引领、学雷锋活动为载体、“五百计划”社会实践为抓手、“项目化”志愿服务为平台的四条途径,把学、信、做学雷锋融入学校“三全育人”体系。2024年全校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1.2万,年均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人人争做志愿者”蔚然成风。
以专业为翼,志愿服务插上“创新翅膀”。依托专业特色,学校推动志愿服务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电子义诊”连续9年为社区提供免费家电维修,累计服务居民6000余户,修复率高达92%,“东虾西移”,组织师生深入西部内陆地区,推广沿海先进对虾养殖技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累计开展技术培训80余场,惠及农户2000余人。“电脑义诊”,自2018年起为校内外群体提供免费电脑维修、系统维护、智能设备教学等服务,累计服务超5000人次。
以文化为魂,雷锋精神浸润校园日常。在校内,每年举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每年3月5日以雷锋日为契机发布《关于全校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提醒》,组织全校实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全年开展理论宣讲、科技创新、关爱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以社会为课堂,在火热实践中淬炼青春。从乡村振兴到应急救援,从国际赛事到社区治理,我校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服务第一线,在“第25届省运会”上,500名“小海贝”志愿者以零失误服务赢得赞誉。2007年至今,我校81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将青春热血洒向祖国西部的广袤大地,诠释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铮铮誓言。
春潮涌动处,扬帆正当时。下一步,校团委将不断创新学雷锋活动形式,围绕建设雷锋精神高校示范教育基地进行系统设计,丰富志愿服务内容,以高校教师、学生为主要成员,以“志愿公益”“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等为活动载体,将雷锋精神深度融入学校三全育人全过程,切实担当起雷锋精神高校示范教育基地的使命责任,让雷锋精神绽放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