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全员参与”两大工程,准确把握各二级学院就业工作动态,破解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降低疫情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冲击,进一步夯实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工作水平不降低。5月11日至13日,党委委员、副院长韩振带领校企合作与就业处处长厉建欣、副处长杨同华分别到十个二级学院召开了就业工作专题推进会,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班子成员、就业联络员、剖析班级班主任、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代表参加了专题推进会。
推进会上,十个二级学院分别就本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目前存在问题、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预期、对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同时剖析了27个毕业班级的就业情况,现场指导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各二级学院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全员参与”两大工程,同时采取不同的硬核措施,确保今年就业工作水平不降低。海洋工程学院全员抓就业,全方位服务就业,分类别分专业进行精细化专业化指导,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就业率已达100%,414名毕业生预期正式就业率达到50%以上。人文与旅游学院毕业生在受疫情冲击严重的教育、航空、旅游、酒店等行业就业,形式异常严峻,全院上下不等不靠率先发力,实施一把手工程,四级联动、制度保障、全员就业、调研调度,领导班子成员包联专业,指导教师包联学生,班子成员带领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指导教师多角度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门制定就业工作考核方案,对就业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各专业各班级挂图作战,反复和企业沟通,成效明显,截至目前毕业生就业率领跑全校。通用航空学院毕业生就业受疫情冲击首当其冲,为应对疫情,党政联席会专门印发《通用航空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从加强领导、加强队伍建设、全员参与、就业市场开拓、机制保障等多方面措施逐步打开第一届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目前就业形式向好。会计学院毕业生就业零散,毕业生体量相对较大,全院高度重视,从领导班子到每位就业指导老师,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多措并举促就业,采用顶层设计、强化责任担当,制度建设、责任到人,职责明确、目标考核,家校联合等措施抢抓就业工作,采用日常量化积分制考核,将就业工作作为这段时间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就业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教师是否真正关爱学生的重要标志,当前毕业生就业率远超去年同期。商学院主动应对外贸行业不景气对就业的影响,主要负责人主抓疫情期间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就业,制定了以时间轴为主线的推进就业作战图,领导班子挂图作战全方位推进“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全体教职员工层层动员,协同合作,每个专业组建以领导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班主任、指导教师为成员的线上就业服务队伍,多管齐下,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精准度,目前毕业生就业率处全校前列。建筑工程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确定工作目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制度,明确任务分工,统筹推进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明确具体包联责任制度,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工作联动机制。机电工程学院将就业列为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毕业班班主任和学生科是直接责任人。按照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状态进行分类,分别确定指导教师,制订就业指导方案,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指导教师考核方案,对毕业生进行分类指导,结合自身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意愿等实际情况,积极统筹各类就业资源,线上线下齐发力,精准推进就业工作,目前毕业生摸底就业率为88.87%。现代汽车学院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全员就业两大工程,反复调度,反复研究,不断夯实,抓住三个关键阶段重要节点,实施三项重要举措应对疫情冲击。第一阶段早研判、早部署,分类制订就业工作方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毕业生尽快进入工作岗位。第二个阶段推进就业工作增量提质,召开3次就业工作调度培训会、就业工作汇报会、就业工作专题研究会,就业率从8%提升到60.05%。第三阶段随着汽车产业链逐步复工复产的有利时机采取重点突破,把就业工作做实,做到细微处,对就业困难的学生协同家长、企业实行一人一策,定向辅导,提供贴心指导和心理疏导。目前毕业生就业率处全校前列。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就业工作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明确具体包联责任人,层层压实就业工作责任。将全体学生按专业类别分小组,以教研室与专业为全员就业“一对一”帮扶体系组织建立基础,通过工作任务分解,全员参与抓就业,召开会议部署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安全等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意设计学院毕业生就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全员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工程应对疫情影响。每周的党政班子例会把就业工作作为重要议事内容,认真研究调度就业工作,对就业团队负责人进行调度,各就业团队利用线上、线下主题党日或教研活动时间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研究解决就业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研室主任、就业指导教师、班主任对就业工作各负其责,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应对疫情防控状态下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推进会上十个二级学院共剖析了27个毕业班班级的就业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找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精准施策,精准就业,充分就业,做到毕业生不漏一人。毕业班班主任和指导老师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一环,通过剖析来看,十个二级学院充分调动了毕业班班主任和指导老师的积极性,毕业班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辛苦付出,为毕业生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显著。剖析班级的毕业班班主任和指导老师对每一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如指掌,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各种难题,主动和毕业生家长沟通,探讨就业形势,汇集各方资源共同促进毕业生就业。学前教育专业黄老师以毕业生“大姐姐”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一生一策”,反复和毕业生及毕业生家长沟通,帮助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刘老师对毕业生意向全了解,画好作战图,用学生照片+姓名“排兵布阵”,一目了然,汇集各方资源积极推荐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傅老师、应用电子专业赵老师、软件与信息工程专业李老师、动漫专业王老师、环境艺术专业贾老师等24名老师对毕业生就业胸有成竹,有条不紊推进就业工作。酒店管理专业张老师31名毕业生,26人已就业,5人已确定意向等通知,实现逆势而上,张老师总结为一把手工程、全员就业、校企合作和就业意识的培养发挥了关键作用。十个二级学院的十位就业联络老师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政策解读,业务培训、材料审核、信息统计等工作,任劳任怨,在整个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韩振对毕业班班主任、指导老师和就业联络员开展的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对剖析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结合案例进行了现场指导。
韩振对各二级学院积极作为,迎难而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办法措施和落地情况做出了现场指导,对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表示祝贺,对各位领导、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
他强调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对就业工作作了很多部署和督促,为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全校必须再提高认识,再统一思想,进一步夯实就业工作,确保疫情条件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不降低。韩振对下一步学校的就业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为国家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毕业生负责、为毕业生家庭负责、为学校负责五个方面进一步认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不强调疫情客观理由,不等不靠,迎难而上,确保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不降低。二是要继续扭住 “一把手”“全员就业”两大工程,有措施有保障,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实现毕业生精准就业。主要负责人带头继续剖析每一个毕业班班级,全面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找出问题,挂图作战,多方施策,指导督促,亲力亲为攻坚克难,实现毕业生精准就业,同时做好保障工作。加强队伍建设,调动专业教研室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更加全面的落实“全员就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好合作单位吸纳毕业生和政策红利,继续开拓优质就业岗位,推荐毕业生精准就业。学校合作企业431家,深度合作128家,订单班41个,目前吸纳应届毕业生1200余人,结合100家企业走访等方式,进一步沟通梳理合作单位用人情况,提高合作单位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做到人职匹配,提高就业质量。利用专升本、基层项目、应征入伍、事业单位、教师招考等扩招红利和企业吸纳应届毕业生国家补贴政策,加强宣传和毕业生培训指导工作,提高政策红利利用率。四是要家校企联动解决困难毕业生就业、不就业和慢就业问题。主动和毕业生家长沟通,充分了解毕业生家庭情况,从关心毕业生和毕业生家庭的角度,讲解今明两年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不就业慢就业的隐患,说服家长共同动员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和用人单位沟通,提供足够岗位,随时吸纳毕业生就业。困难家庭毕业生要实现精准帮扶、精准就业。五是要坚持以毕业生为本,切实维护毕业生权益,努力实现我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不准”要求,加强就业统计队伍建设,认真审核就业证明材料,如实报送就业统计数据,实事求是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主动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就业统计也要做到五个负责,必须真实准确,严禁数字造假,一旦发现将严肃追责处理。(校企合作与就业处 杨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