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梅花抱雪,萱柳迎春。值此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辛勤工作、敬业奉献的全体教职工,向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日职学子,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及朋友们,向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及心系学校的校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
时光像一列快车,呼啸而过,转瞬即逝,艰难的2020年也已到达终点。这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必将被历史铭记。2020年春节,一场疫情席卷华夏大地,新型冠状病毒在全国大范围爆发,这是一场关乎亿万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战役,一场关乎中华民族兴衰的战役。全国人民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让我们见证了“中国力量”。而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参加战斗:延迟开学、线上教育、错峰返校、复学复课、教学衔接、健康教育,多方面携手战“疫”;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全体党员踊跃捐款,诠释了守初心、践使命、履职责、勇奉献的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这一年,我们同全国人民一道经历了疫情大考,克服重重困难,围绕“双高计划”“创新高地”和“提质培优”三项工程,凝聚智慧,锐意进取,不负使命担当,在“双高”时代阔步前行,取得一系列耀眼成就:入围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获批教育部人文交流容艺影视学院等项目首批共建院校;荣获中国高职高专“网上金课”优秀教学案例、山东省红旗团委、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等一批荣誉;师生大赛捷报频传: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实现新突破,获多个一等奖。
这一年,教学改革全部开花。既打造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高水平专业群,又推进了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既完善了教材开发、更新、遴选和评价机制,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X”证书试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完善各类大赛制度,在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赛项中取得重大突破。
这一年,招生就业稳步提升。2020年就业形式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下格外严峻。学校全面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就业责任制”,多举措多渠道促进学生就业,不漏掉每一名学生。学校招生录取分数再创历史新高,普通类38个专业1次性全部投满,录取平均分440.8分,19个专业的录取分数位居同类院校第一,生源质量大幅提高。
这一年,产教融合持续深化。学校牵头组建汽车•智能制造产教联盟,助力日照市汽车、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校数字影视创意产教园入驻高新区智慧谷;与越疆科技签订协议,共建智能制造专业群和产业学院;与浪潮集团签约合作,与东方国信共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共建“航空器维修教学工厂”“大型客货车驾驶人教学工厂”“跨境电商教学工厂”“智慧商业运营育人中心”等实践教学综合体。
这一年,发展环境日益改善。教师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学生公寓、餐厅和运动场馆项目一期竣工,新建学生公寓已入住3300余人,师生餐厅已投入运营,智慧校园建设深入推进,校园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验收。学校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学成果、办学经验、理论文章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上推送,有力提升了学校品牌形象。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学校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B档建设单位、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获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教学资源50强等诸多荣誉和成果。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双高”建设、职教高地建设的关键之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新阶段开启新命题,新目标赋予新使命。学校将致力于形成一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职业教育标准、制度和方法,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为中国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提供日职方案和智慧,引领带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新征程上我们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更加进取的拼搏精神、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党委书记
冯新广 院长 苏海勇
2021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