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校在2023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24   作者:教务处 厉成龙   浏览次数:

2023年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全面落下帷幕,我校获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7项,获奖总数再创新高,取得学校历史最好成绩。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搭建“国赛-省赛-市赛-校赛”四级技能竞赛体系,推进大赛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融入课堂教学、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倡导教、赛、学、做融合,不断引领学生提升专业技术技能。

以赛促教,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一是赛课融合,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学校通过对国赛省赛赛项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赛项设计融入课程实训项目、赛项评价融入课程考核,改革教学模式,构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动力机制”,将技能大赛融入实践课程,延伸到第二课堂,充分撬动学生学习兴趣性和主动性。二是实施打造“一库两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工程,为教学改革提供优质课程供给。以水产养殖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和工商企业管理三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引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岗课赛证”融通,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完成所有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的建设任务。三是“以学生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搭建智慧教学一体化平台,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教师将雨课堂纳入教学设计,课前进行基础知识预习、提出思考问题;教师使用雨课堂课件同步、随机点名、随堂测试、弹幕、红包等功能,改变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忙了起来,让教学活了起来,有效提高了课堂参与度,推动了精准教学;课后布置作业和习题测试,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全面采集课堂大数据并开展智能分析,判断学习反馈情况和教师授课情况,督促教师实施智能备课、因材施教、精准指导。今年来,立项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3门。

推进四级大赛体系,搭建学生技能实战平台。学校通过“国赛-省赛-市赛-校赛”四级竞赛体系,推进以校赛为基础的普赛制、开放式改革。校赛以课程为依托,对接产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教学标准,注重基础通用技能与专业核心技能考核,在突出选拔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普及性参与,为学生提供技能比武平台,营造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优良学风。市赛对接人社部门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学生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岗位技术技能比武。在校赛市赛基础上选拔具有潜质学生参加省赛国赛,选拔培养了一批批更具发展潜力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学校连续13年举办校赛,建立起覆盖全部专业的50余个校赛项目库,每年10-11月定期举办校赛,每届吸引三千余名学生参与。2023年举办校赛54项,承办国赛1项、省赛2项、技能兴鲁比赛2项、市赛3项。四级大赛体系,让学生在普适性和选拔性技能大赛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成长。

做好“激励+保障”,提高参赛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将大赛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推进技能大赛校系两级管理。学校出台《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管理及奖励办法》《学生业余技能训练管理实施意见》《学生技能大赛学分转换与积累办法》,系部结合实际制定大赛管理细则。对于参赛赛项给予资助与奖励,参赛学生可获学分奖励,获奖学生享受相关专业课免试、学分转换等政策,教师指导大赛工作量单独核算,国赛一等奖指导教师职称评聘直接进入“直通车”等。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起系部、教师和学生的参赛积极性。教务处和系部根据职责全力做好大赛的统筹协调、服务指导和检查督促等工作。赛前组织开展备赛调研会,及时帮助参赛队解决备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参赛队伍到先进院校学习取经、拉练集训、交流经验;赛中及时做好报名、信息沟通、服务保障和赛况跟踪等;赛后协调做好总结交流、成果分享和宣传报道等,及时将大赛成果向课程项目、教学内容、专业资源等方面转化。

教务处 厉成龙